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浅谈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的配置  
作者:ma转发   点击率:6509   发布时间:2016/10/12
   摘要:南宁市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主要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本文根据南宁市的气候特点通过分析该市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现状,总结了几点该市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南宁市  居住小区  植物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不同居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居住区的明显地物标。
   一、南宁市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
根据2002年南宁市园林绿化统计: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5903.5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00平方米。通过对南宁市部分居住小区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南宁市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诸多问题,现总结为以下几点:1、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居住小区的绿化覆盖率普遍不高。2、植物栽植过于杂乱,养护工作做得不够好。3、植物配置平面化,植物景观在立面上动态透视效果不佳。4、在景观的文化功能上考虑不够。
   二、南宁市居住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对于南宁市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特色的营造,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要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人的需求和感觉为植物配置的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科学性。不仅如此,在植物配置特色营造时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二)、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
 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
 (三)、南宁市居住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坚持以植物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喜光与耐荫,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
  2、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竹类、水生植物、色叶植物、花灌木、芳香植物。转发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适当配置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吸引鸟类和昆虫,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尊重自然,同时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4、植物配置应考虑居住小区绿地的功能
 居住区绿化分几种类型:绿篱设置、宅旁绿化、隔离绿化、架空空间绿化、平台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道路景观绿化。
 (1)绿篱以行列式密植植物为主,分为整形绿篱和自然绿篱。整形绿篱常用生长缓慢、分枝点低、枝叶结构紧密的低矮类灌乔木,适合人工修剪整形。自然绿篱选用植物体量要求相对较高大。
 (2)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以免影响采光;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在冬季则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宅旁绿地也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而且在荫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
 (3)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4)住宅底层架空广泛适用于南方亚热带气候区的住宅,利于居住院落的通风和小气候的调节,方便居住者遮阳避雨,并起到绿化景观的相互渗透作用。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局部不通风的地段可布置山水景观。架空层作为居住者在户外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5)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辅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
 (6)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绿化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木或攀缘植物。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总的来说,居住区美化选用树木花草的品种,宜求精而忌繁杂。在树种的配植上,应根据栽培的目的和生长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要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
  (四)、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1.市花市树的应用
  南宁市的市花与市树分别是朱槿和扁桃,我们应该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对少年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而且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乡土植物的应用
  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的,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而乡土植物就是能够反映本地的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
  3、古树名木的保护
 因为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
  4、通过各种手法营造特色居住区
 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注重树种的搭配方式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2)在统一基调上树种力求变化
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水杉、龙柏、侧柏、香樟、银杏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3)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背景突出、注重色块和季相变化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和背景。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色块设计的手法是通过利用大量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群体的美,使之成为视线的焦点。合理地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是现代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5)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
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其中孤植主要展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植是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列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群植是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五)各个居住小区要加强配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行跟踪反馈制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同维护小区绿化。    
  参考文献:
  [1] 王欢,谢友超.浅谈城市广场绿化[J]. 南京农专报,2001,(02).
  [2] 侯庆云.浅谈植物造景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J]. 北方园艺,2002,(02).
  [3] 王潇潇.燕园广场绿地景观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 2003,(06).
  [4] 张广增,张义飞.生态园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J]. 城市发展研究
  [5] 张增兵.居住区的绿化设计[J]. 城乡建设,2006,(01).
  [6] 许全胜.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7] 王祥荣.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中国园林,1998,(2).
  [8] 和太平. 广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广东园林,2006[2]
  上面的资料均来自网上,如果文章侵犯您的权利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上一篇: 花卉与果树禁用或慎用的农药
·下一篇: 步入田园的世界
 
   
友情链接:
http://www.yuanlin114.com/index.asp http://www.cnmmhh.com/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index/index.htm http://www.chinagreen.net.cn/ http://nnlyj.nanning.gov.cn/ http://www.landscape.cn/ http://www.cngreen.net/ http://www.lvhua.com/
版权所有:广西新视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南宁市科园大道33号盛世龙腾A座1512号、1511号    桂ICP备10003212号
电 话:0771-3216033    5688915    传真:0771-5688915